文章详情
首页 / 国防教育 / 文章详情

寻踪防空洞记忆,赓续红岩精神血脉 —— 重庆大学 “学灯映红岩” 实践团赴市档案馆开展红色文化调研

作者:罗 敏 陈 薇 编辑:付修远 2025-02-10

探尘封档案寻防空洞记忆,访历史遗珠悟红岩精神

在蛇年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重庆大学“学灯映红岩”防空洞红色文化调研实践团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红色文化探索之旅。202519-29日,实践团成员们走进重庆市档案馆,深挖重庆大学A校区防空洞那段被岁月尘封的历史,让历史的记忆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实践团成员在重庆市档案馆合影

实践团成员们一头扎进抗战时期的档案资料堆里,系统地查阅了防空洞建设图纸、战时师生日记以及珍贵影像等一手资料。这些泛黄的纸张和斑驳的影像,犹如一把把钥匙,开启了通往那段烽火岁月的大门。通过它们,实践团成员们逐步还原了防空洞作为 “抗战烽火中的精神堡垒” 的功能演变。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防空洞不仅是师生们躲避战火的安全港湾,更是承载着知识传承与学术坚守的精神阵地。

在档案溯源的基础上,实践团成员还结合档案记载,积极走访关联人物后代。在与他们的交谈中,那些在空袭警报下课堂坚守、科研保护的鲜为人知的故事,被一一唤醒。每一个故事,都仿佛是一道光,照亮了那段动荡岁月中重大人不屈的红色脊梁。这些故事,让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先辈们在艰难困苦中对知识的执着追求和对国家的无限忠诚。

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全身心投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们围坐在一起,仔细研读档案资料,热烈讨论每一个发现;在走访关联人物后代时,他们认真倾听,用心记录,力求将每一个故事完整地呈现出来。从他们专注的神情和坚定的步伐中,可以看到新时代青年对红色文化的敬畏之心和传承之志。

此次调研活动,不仅让实践团成员们对重庆大学 A 区防空洞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他们深刻认识到红色文化的重要价值。防空洞的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是红色基因的具象载体。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学灯映红岩” 实践团以脚步唤醒沉睡的历史记忆,用行动诠释着对红色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他们的努力,为红色文化的研究与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期待更多青年能够加入到红色寻访的行列中来,共同挖掘、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让红岩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青春步履践传承之志,让红岩精神绽时代之光

此次档案馆之行,不仅让我查找到所需要的文档,也让我的思想得到了一次提升。它让我明白档案工作虽平凡却伟大,但每一份文档、每一条记录都是历史的传承与延续。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继续学习这种严谨态度和专业方法,并将把他们运用其中,同时我也会珍视历史,记录当下,为传承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重庆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 杨猷建


此次社会实践,让我对党的二十大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牢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更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 陈薇


回顾这段实践经历,我深感幸运。它让我在实践中锻炼了能力,在历史学习中汲取了精神力量。未来,我将带着这份宝贵的经历继续前行,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传承和弘扬先辈们的精神,为学校发展、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这段历史赋予我的能量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  徐小茹


档案中蕴藏的先辈们的奋斗故事,化作激励当代青年的精神动力。重庆大学一直致力于培养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鼓励学子们在实践中成长,在文化传承中担当。此次 “学灯映红岩” 实践团的行动,正是重大教育理念的生动体现。希望更多重大师生能够以他们为榜样,积极投身红色文化的挖掘与传承,让红岩精神在重大校园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未来,我们携手共进,继续在红色文化的海洋中探索,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重大力量,让青春在传承红色文化的征程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