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首页 / 制度查询 / 行为规范 / 文章详情

【学生版】2021《大学生网络素养》通知

编辑:程秋霖 2021-07-05

各位同学:

为便于你更好的学习,现将《大学生网络素养》课程学习及考核方式作以下说明: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大学生网络素养

英文名称: Internet literacy for undergraduates

课程学分: 1

课程学时:16

授课层次: 本科

学科代码: IDUE

课程编号: 195

课程大类: 理论类

课程负责单位: 马克思主义学院

课程描述:《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教育聚焦在提升学生网络认知(对互联网知识的掌握)、涉网素质(与应用互联网相关的网民个人素质)、用网能力(网民实际应用互联网的能力)方面的培养,进一步提升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知网、用网、管网和网络信息识别的能力,做好个人信息保护与安全,提升网络法治意识,增强文化自信,积极传播正能量,做新时代中国好网民。

二、学习方式

学校组织8名教师(3名教授、2名副教授、3名讲师)共同为同学们上一堂课,分为8个专题介绍。

专题一:互联网发展与大学生网络素养

进行课程导入,介绍为什么要学习大学生网络素养?网络素养是什么?如何学习和提高?当前网络环境的基本概况是什么?互联网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专题二: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介绍网络安全意识防范,互联网法治要求,网络文明礼仪。

专题三:互联网商业及创新创业

网络交易的现状,存在的风险,以及如何做好防范。依托互联网创新创新的基本范式和要点。

专题四:远离网络诈骗和网络贷的陷阱

分析网络诈骗的一般套路,结合案例分析,帮助大学生认清网络诈骗的危害,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远离网络贷。

专题五:网上资源利用与学习技能

介绍网上学习资源,如何使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研究,如何避免网瘾。

专题六:网络舆情与网上舆论斗争

介绍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如何提高警惕和辨识能力,如何认识当前网上舆情斗争,如何发挥大学生的作用和力量。

专题七:网络文化作品创作

介绍当前网络文化作品的基本形式和特点,分析网络文化作品和平台发展趋势,提升学生参与网络文化作品创作的积极性和能力。

专题八:争做青年好网民

介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信息工作、网络文化建设、网络强国战略的系列讲话精神,激励大学生争做青年好网民,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

同学们可以结合课程的学习安排,积极收集整理学习资料和素材,注重思考,与老师上课形成互动,提高学习效果。

三、考核方式

本学期课程考核采取学习过程考核与期末论文考核方式相结合的方式。总分100分,平时成绩占30%期末论文成绩占70%

(一)平时考核

根据学生上课出勤率、课堂表现等情况综合评定。每位学生基础分25,旷课一次扣5分,学习表现较好者可适当加分最高不超过30分。每次课前进行扫码签到,下课时由授课老师决定是否再次扫码签到。

(二)期末论文考核

1.创作网络作品。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1年“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的通知》,以“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为主题,创作网络文化作品(MV、短视频、微电影、公益广告),时长3-5分钟,可选此课的3-5名同学一组(不能有非选课的同学参与),并说明任务分工。优秀作品可以推荐教育部。选择该类的难度较高,成绩酌情加分。

2.撰写研究论文。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所思所想和行为特点,以如何通过网络途径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宣传教育为主题,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撰写一篇研究论文,提出合理的建议,1500-3000字左右。

3.撰写网络文章。中共中央政治局531日下午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要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请从青年人讲好中国故事的视角,谈谈自己的思考和看法,撰写一篇网络文章,字数1000字左右。

(三)期末作业提交方式

作业打印后交给最后一节课老师,如有特殊情况必须于723日之前联系助教老师(焦健、18580168100yiban@cqu.edu.cn提交作业

论文要求使用统一封面(本通知后附,自行打印),正文和作品不得抄袭他人论文或网络文章,尽量做到观点鲜明,层次清晰,论证充分,语言规范,专业词汇准确。要求紧扣主题,有自己的论述、观点。如未按要求完成,综合总成绩将被评定为不及格。

对于优秀的作业和作品,将推荐参加全校、全市或教育部组织的相关活动,给予奖励。


 【学生版】2021《大学生网络素养》通知.docx《大学生网络素养》课程组

202171

论文板式请下载附件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