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首页 / 学工动态 / 文章详情

数模经验“点对点”传授,助力学业实践成长——“数模研讨会”活动顺利举办

作者:胡涵柯、孙培燕 编辑:李志华 审核人:刘志国 49 2025-06-11

2025年6月1日上午9:00,重庆大学虎溪校区“一站式”学生社区学业生涯指导项目组在竹园六栋101活动室顺利举办“数模研讨会”活动。本次活动由社区指导老师李志华全程指导,刘斯敏老师协助开展,特邀来自电气工程学院的周应琦、弘深学院的许瑞杰,以及重庆大学—辛辛那提大学联合学院的祁琛三位同学担任分享嘉宾,面向有志于参加数模竞赛的同学进行酣畅淋漓的交流互动与干货满满的经验分享

  活动伊始,周应琦同学围绕报名流程、获奖概率、举办时间以及数模比赛的基本概况与准备策略”进行了系统讲解,并着重强调在比赛过程中建模、编程和论文写作的重要性。他结合自身参赛经历,进一步分享了赛前准备要求、团队组建建议、如何高效使用AI工具等。此外,他还特别指出,学习优秀Outstanding奖论文有助于快速提升建模能力,创新思维和多模型融合是脱颖而出的关键。

接下来,电气工程学院的周应琦同学围绕“数学建模比赛的基本概况与准备策略”进行了系统梳理。他详细介绍了数模竞赛的报名流程、举办时间及奖项设置,强调建模思路、编程能力与论文撰写三者缺一不可。他现身说法,从赛前规划、团队组建到AI工具的辅助使用进行了经验分享。

随后,弘深学院的许瑞杰同学聚焦“国赛与美赛的差异与共通”,从竞赛题型、评审标准、答题风格等多个维度展开比较。他提出,提升竞赛能力既需应试技巧,也需扎实的数理基础,并鼓励同学们多阅读高水平论文,掌握Python编程、PPT制图等可视化技能,从而更好地表达研究成果、提升答辩质量。

活动最后,祁琛同学以视频连线的方式为同学们带来“云分享”。他着重强调了LaTeX在论文排版中的高效性与专业性,建议大家尽早掌握排版工具,合理借助成熟模板。他还提醒大家,团队协作中应避免过度分工,要把重心更多的放在技能互补与时间协调上,确保项目推进的整体性与流畅性。同时,他推荐了 Mathpix Snipping Tool、Visio 等建模常用工具,为同学们的“技术工具包”再添一笔。

  整场研讨会内容紧凑实用、指向明确,既提供了系统化的数模参赛路径,也展现了朋辈之间“传帮带”的力量。此次活动不仅为有志投身科研竞赛的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经验,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建模及学术实践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