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首页 / 学工动态 / 文章详情

急救知识进社区,守护生命‘救’在身边 ——第五、六期急救志愿宣传活动顺利开展

作者:王建军 编辑:朱丽丽 审核人:刘志国 2025-05-20

5月18日下午,“一站式”学生社区公民意识培养项目组在松三222活动室顺利开展第五、六期“急救进社区”志愿宣传活动。大数据与软件学院程虹荣、计算机学院王文昊分别担任第五、六期主讲人,各年级、专业的同学踊跃参与。

活动伊始,主讲人以生活中常见的突发状况案例为切入点,生动地引出心肺复苏术、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及气道异物梗阻解除等核心急救知识的讲解。

在心肺复苏术讲解环节,主讲人采用分步演示的方式,将复杂的急救流程拆解为简单易懂的操作步骤。讲解过程中,主讲人同步进行实操示范:“接下来进入 CAB 步骤,C即胸外按压。需让患者仰卧于坚实平面,施救者跪在患者一侧,双手掌根重叠,手指翘起不接触胸壁,双臂绷直,借助身体重量垂直下压,按压频率不少于100次/分钟,深度不低于5厘米,每次按压后确保胸廓完全回弹;A代表开放气道,B是人工呼吸,每完成 30 次胸外按压,需开放气道并进行2次人工呼吸,如此循环操作,直至专业急救人员抵达现场。”


AED使用教学环节,主讲人取出模拟设备,细致讲解道:“AED堪称急救关键时刻的‘救命法宝’。获取设备后,我们只需跟随语音提示操作,撕开电极片保护膜,根据图示贴于患者左腋前线及右胸上部,随后等待设备自动分析心率。一旦提示需要电击,现场所有人务必迅速远离患者,果断按下电击按钮。完成电击后,应即刻恢复心肺复苏操作。

1D10D

在讲解气道异物梗阻解除方法时,主讲人着重强调:“若患者意识清醒且能自主咳嗽,应鼓励其用力咳出异物;若出现无法发声、呼吸困难等紧急状况,需立即针对成人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对婴幼儿则采用拍背压胸法;一旦患者陷入无意识状态,必须立刻启动心肺复苏(CPR)流程。”

理论讲解结束后,实践操作环节正式开始。项目组准备了心肺复苏模拟人,同学们积极组队参与心肺复苏的实操尝试。在志愿者的悉心指导下,两人一组的同学们按照刚学到的知识和步骤,专注认真地进行操作。现场学习氛围浓厚,大家相互交流经验、分享心得,在互帮互助中共同提升急救技能

2D55B

此次活动通过志愿学生的分享与指导,让参与的同学们切实掌握了实用的急救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群体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助力学生成长为有担当、有能力的新时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