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首页 / 学工动态 / 文章详情

素质能力提升项目组成功开展第一期“非遗面塑制作”活动

作者:贺子林 编辑:苏娜 审核人:何建华 2025-05-08

4月24日中午,由重庆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素质能力提升项目组主办的第“非遗面塑制作”活动于兰园二栋412活动室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特邀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代表传承人谭先华先生主讲,社区指导老师苏娜牵头组织,尚静、李晓丹协助开展。

面塑,俗称“捏面人”,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以面粉为主料,通过捏、搓、揉、刻等技法塑造各种形象。重庆面塑在发展中融入了丰富的巴渝文化特色,如老重庆的市井生活、民俗风情等,成为兼具历史底蕴与地域特色的艺术形式。2014年该项目被列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次年“谭氏面塑”被列入渝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实践环节,谭老师以“熊猫”为主题,带领同学们体验面塑制作。从揉面、塑形到细节刻画,他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制作要领:“搓圆需掌心发力”“眼睛厚度是鼻子的两倍”“竹笋纹理用竹签刻画”。在他的指导下,同学们充分发挥创意,有的捏出憨态可掬的“功夫熊猫”,有的做出圆滚滚的“小雪人”,还有同学别出心裁做出可爱的“小狗狗”。经过两小时的精心制作,栩栩如生的面塑作品渐次成型2022级生命科学学院周乐乐同学兴奋地表示:“第一次接触面塑就被深深吸引了,面团通过揉搓变成熊猫这个过程充满了魔力,谭老师讲述的巴渝故事也让我们触摸到传统文化的温度。”

活动最后,现场同学们举着自己创作的面塑作品合影留念。谭老师强调:“面塑不仅是手艺,也是文化的表达,希望同学们在传统面塑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让非遗焕发新活力。”未来,素质能力提升项目组将持续推出“社区巧手”系列活动,通过沉浸式文化体验活动搭建传统文化与重大学子的桥梁,让非遗传承在校园落地生根,为传统文化注入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