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首页 / 学工动态 / 文章详情

重庆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传统文化熏陶项目组美学之道非遗竹编—第十四期鱼灯制作活动

作者:彭湃 编辑:邓文卓 审核人:何建华 2025-04-21

2025年4月10日,重庆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传统文化熏陶项目组美学之道非遗竹编——第十四期鱼灯制作活动在松园七栋101学生活动室顺利开展。活动以“传承非遗匠心,焕发文化活力”为主题,探索非遗竹编的工艺美学


该活动由艺术学院学生彭湃主讲,社区指导老师李忆含、童园园分别进行指导与协助。活动开始,澎湃首先对非遗竹编的制作流程进行介绍,并强调竹条一旦编织成骨架,那么连接它们的铁丝就是关节。在非遗竹编鱼灯制作中,收尾工作不仅是对工艺的最终呈现,更是对传统技艺的致敬与升华。彭湃介绍了骨架连接的要点并帮助同学们完善作品。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们遇到了各种困难,但李忆含老师悉心对其进行指导,收尾工作得以顺利完成。在制作中,同学们纷纷大胆创新,例如把竹编和国风动漫相结合,为传统工艺增添新亮色。


传统文化熏陶项目组作为“五位一体”社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组始终秉持“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教育理念,深入贯彻《社区教育大纲》要求,系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实践。“美学之道”作为传统文化熏陶项目组的品牌活动,自2015年进驻学生社区以来,始终致力于推动传统文化在青年群体中的传承与创新。匠心打造非遗竹编、掐丝珐琅、水墨国画、烧箔制作、扎染蜡染、墙绘工艺六大品牌活动,构建起“六艺联动”的传统文化育人矩阵。2023推出的非遗竹编活动,以“文化传承+技艺传授”为特色,既深入解读竹编的历史渊源与艺术价值,又通过分步指导帮助学员掌握从选材到成品的全套制作技艺。活动旨在通过沉浸式体验,使学生能够直观地认识竹编艺术的造型美学特征与功能性价值,进而强化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活动自开展以来深受学生欢迎,成效显著。学生的竹编作品多次成为传统节庆活动上的亮点,参与学生规模突破500人次,培养了一批热爱非遗手工艺的青年学生。学生们在学习竹编后,通过创新与融合,将这一非遗项目更好的在当下弘扬与发展。


非遗竹编体验活动以传统技艺为桥梁,构建起古今交融的文化实践场景。活动不仅传授劈篾、编织等核心技法,更通过创意设计环节,引导大学生在传统工艺中融入现代审美,深度感知中国非遗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与创新潜力。未来计划开发多元化课程,结合数字化技术展示竹编艺术,让千年竹编技艺焕发青春活力,实现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与当代绽放。